苦悶台灣出現奇蹟——多數民眾要翻轉「白吃午餐」心態 「取消免費營養午餐,誰敢開第一槍?」這是《聯合報》〈願景工程:午餐改革〉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六版的大標題。天天看滿天烏雲的新聞,看到了一道反思曙光。報導指出:全台共有八個縣市,所有國中、小學學生,學校提供完全免費的營養午餐,其中六縣市債務都逾百億。結尾中說:「諺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今日有了諷刺的現實意義。」 事實上台東縣早已在三年前就勇敢而務實地實施「孩童免費午餐排富」。我在二○一四年九月寫了〈白吃午餐與福利排富〉一文,支持台東縣黃縣長的改革。台中市前教育局長賴清標也在二十二日民意論壇表示「免費午餐非必須」。台東縣早已起步,其他陷入財政困境的縣市還不急起直追嗎? 先讓我對「白吃午餐」做一個回顧。一九七七年提出要減少此一心態時,就被指責是在挑戰強勢領導經國先生的德政。 當時,台灣每人國民所得只有一千三美元(相當於當前的十六分之一)。社會上瀰漫著貧窮與倚賴心態:市場要保護、企業要獎勵、物價不能漲、稅收不能加、補貼不能減、政府要施捨、人民要照顧。這是社會上一種天經地義的認知,任何人向這些根深柢固的觀念挑戰,就是「不懂國情」。 「白吃午餐」的翻轉,是在反映當前台灣的新民意:從多倚靠「政府」轉變成多倚靠「自己」。這就刺激公共政策走向「開放台灣」,政府要興利、鬆綁、效率;民間要奮鬥、冒險、投資。 我曾討論過當前十個「若有所失」的指標,例如政府「失能」、國會「失職」、媒體「失信」、企業「失責」、經濟「失調」等。當近三分之二的民眾已經認為個人要多承擔責任時,改革藍圖的第一步就是:政府嚴格控制它的權責:把「大有為」變成「有所不為」;減少那隻「有形的手」來牽制「無形的手」。政府要管得少,管得好;而不是愈管愈多,愈管愈糟。 (完整內容請見 《翻轉白吃的午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