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於血脂有錯誤認知,覺得只有胖子才可能發生高血脂,其實瘦子血脂可不一定就是正常的喔! 根據台大醫院金山計畫研究結果顯示,血清膽固醇數值高低與體型無關。臨床經驗上也顯示,無法由體型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膽固醇過高問題,欲了解一個人是否膽固醇過高,仍須依賴抽血檢驗。
與膽固醇不同的是,血清三酸甘油酯數值則與體型有關,肥胖的人往往三酸甘油酯數值較高,好膽固醇數值(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
除了外表肥胖外,中研院的調查發現,台灣有70%的女性外表纖細,但體脂率卻超過27,甚至高達30,這類外瘦內胖的泡芙族若沒有警覺心,也容易發生三酸甘油酯過高/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型態的血脂異常。
瘦子就不會有血脂異常問題,有些纖細的女性嗜吃甜食,當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進入體內,經過消化代謝後,便會導致三酸甘油酯升高。
高膽固醇食物,包括蛋黃、海鮮、牛排、豬排等美食,是否可能造成血清膽固醇升高近來較有爭議,然而其中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仍對心血管健康不利。若家族中有高血脂家族病史,瘦子也有機會受到基因遺傳而導致膽固醇代謝異常。
因此,光看體型或測量體重,完全無法判斷自己有沒有高血脂。提醒瘦子讀者仍需定期抽血檢驗血脂狀況,生活及飲食上該注意的細節也不可忽視,才能真的維持正常血脂,杜絕高血脂的威脅。
至於所謂的胖子,是以外型及體重、BMI或體脂肪等數據來評斷,其中常有人將體脂肪與血脂肪搞混,以為兩者是一樣的東西,事實上不然。
體脂肪跟血脂肪完全不同,體脂肪是存在組織細胞中的脂肪,不會受到飲食影響而有所起伏,其所表示的是長期的脂肪累積。
就學理上來說,胖子的體脂肪一定偏高,但是血脂肪卻不一定不正常。臨床研究顯示,膽固醇異常與高矮胖瘦無關,但血清三酸甘油酯數值則與體型有關。肥胖的人往往三酸甘油酯數值較高,好膽固醇數值(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
當食物進入人體後,食物中的脂肪成分會跑入血管中,形成所謂的「血脂」,此種食物吸收後形成的血脂顆粒稱為「乳糜微粒」,其成分主要為三酸甘油酯。
血脂濃度(主要是三酸甘油酯)會因為飲食而暫時性上升,直到一段時間後,血脂被細胞做為能量之用而消耗代謝,血脂濃度也會逐漸降低,這也是為什麼抽血檢測血脂前,醫師會叮囑病人必須禁食8 ∼ 12 小時的原因,以免檢驗受到干擾而呈現誤差。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