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於今年推出一款號稱App殺手的「小程序」,「微信之父」騰訊副總裁張小龍表示,小程序在微信上沒有入口,啟動方式透過掃二維條碼,無須安裝、無須移除程式,提出「用完即走」的新概念。新華網報導,微信2016年用戶數高達9.2億人,平均每日登入的用戶數也有7.6億人,早已是一個集社交、諮詢、搜索為一體的生態系統,小程序的出現,將使微信如虎添翼,甚至有專家認為將終結目前塞滿手機頁面的App應用程式。
張小龍表示,小程序是強化了微信工具的屬性。從小程序的設計就能看到,取消下載和安裝,只需要掃一掃、搜索一下就能打開應用程式;取消註冊能直接使用。
「用最高效率的方法完成任務是工具的使命。微信也是一個工具,一旦用戶完成了它的任務,就應該去做別的事,而不是停留在產品上,這就是用完即走的含義。」張小龍解釋。
除了上述特點外,小程序還有幾項特色:小程序沒有訂閱關係,沒有粉絲,只有訪問量;小程序不能推送,但可分享到微信聊天室、群組,但不能分享到朋友圈;未來的應用程序無處不在,又可隨時訪問的一種狀態。
「PC時代通過網站來獲取服務,智慧手機時代,則是透過掃二維碼獲取更多服務。」張小龍說,用戶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等方式找到小程序,新功能不會占用手機的任何儲存空間。
中國金融信息網報導,舉例來說,用餐者可以掃描某家餐館的二維碼啟動小程序來訂餐,而不用下載應用程序,即「用完即走」概念。對現有應用程序而言是個很大的突破。
其實,小程序並不是微信的首創,這種介乎於網頁和應用之間的形態在近年被互聯網公司不斷研發。
TechWeb報導,早在2013年 8月22日,百度就宣布推出「輕應用」解決方案,讓用戶無需下載 就可實現即搜即用,當時還是百度副總裁的李明遠認為,輕應用有望解決App分發中出現的長尾效應,讓更多的App能夠被精準分發。
可惜事與願違,百度的輕應用沒有真正普及化,主因在於百度進入移動互聯時代後缺乏一個黏性較高的重要應用,其流量與支付體系並不強,開發者也無法在百度的開放平台上獲取利益,後來不了了之。
不過,小程序的體量被嚴格限制在1MB以內,這也導致小程序能提供的服務非常有限。使用者接受度和效率仍有待市場檢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