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廟。」媽祖文化的傳承,記錄著華人篳路藍縷的奮鬥歷史;自宋代以來,媽祖文化從湄洲發祥,伴著漁民、船工、商賈的腳步,向中國乃至全球各地遠播。湄洲媽祖廟作為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1萬多座媽祖宮廟的祖廟,因而有「東方麥加」之譽,在擴建南軸線景區後,規模更龐大,有「海上布達拉宮」美稱。
湄洲媽祖祖廟位於莆田湄洲島,始建於西元987年,那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年僅28歲的媽祖(林默娘)為救海難而捐軀,島上人民有感於她生前做了許多好事,就在山上為她建了座小小廟宇,奉她為海神,保佑百姓航海平安,也希望世世代代子孫都能學習媽祖精神,多做好事。
「這座小廟就是湄洲祖廟的前身,媽祖信仰從宋代起源,再經歷元朝拓展期、明代遠播期後,到清朝達到鼎盛。」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副董事長吳國春介紹,祖廟初期僅「落落數椽」;明代時鄭和下西洋,有兩次代表皇帝來湄洲致謝媽祖,也到島內來擴建媽祖廟,「廊廡益增巍峨」,最後發展到有5座主祀廟宇、16座殿堂樓閣和99間齋舍客房的「海上龍宮」建築群。
但吳國春也指出,經過文化大革命後,祖廟幾乎全毀,僅存聖父母祠和媽祖金身,目前的祖廟是在改革開放後,由海峽兩岸媽祖信徒同心協力,自願捐物捐資,重新恢復起來。如今規模更勝以往,除按過去格局重修的「西軸線」朝拜區,「南軸線」觀光區在2002年建成,是五進仿宋建築群,金碧輝煌、雄偉壯觀,被譽為「海上布達拉宮」。
在西軸線上,從山門、儀門到正殿,由323級台階連綴兩旁的各組建築,氣勢軒昂;323代表的是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而後進入主要宮殿群,有太子殿、天后殿、朝天閣、升天樓、梳妝樓等。
太子殿原為朝天閣,由鄭和奉旨建造,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閩浙總督姚啟聖奉旨赴台灣頒布第一道詔書前,親自來到祖廟祈求媽祖保佑,最終平安歸來;於是他擲茭聖允,將朝天閣改建為正殿。之後姚啟聖屢建奇功,被朝廷晉升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人稱「太子公」,該殿也由此得名。這裡除了香龕中供奉的媽祖外,旁邊還有一尊媽祖神像,是為了讓其他宮廟或信徒請回安座而設。
太子殿雖為官方正殿,百姓仍視天后殿才是「民間最神聖的殿堂」,除供奉宋代雕刻的千年樟木媽祖金身及水闕仙班陪神外,各地分靈廟神像「回娘家」,也都供奉在此。正梁懸掛的清雍正皇帝御筆的「神昭海表」匾額,當年另有同樣的兩塊匾額,分賜給台灣及廈門;另外,門殿石柱上還有莆田明代才子戴大賓所寫的「齊齊齊齊齊齊齊齊齊齊戒,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音」對聯一副,極具文物價值。
天后宮的後方有「升天古跡」崖刻,為明末清初由祖廟住持僧照乘所題,民間傳說媽祖在此羽化升天,故以此為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