荳芽、蝴蝶小學的時候,我為了不讓她們上安親班,有幾年的時間,我都是早早七點多就上班,下午回家陪她們。就這樣,幾年也就過去了。 如今,她們長大了,離家念書,我不再需要為她們天天張羅了。她們已經可以為自己的將來努力。
我現在成了高鐵的常客,時常在台北高雄間往返。ㄧ二個星期回娘家住一二天,陪爸爸媽媽,以當初我陪荳芽蝴蝶不上安親班的心情陪伴爸媽。
陪伴孩子長大,是快樂的,因為看著她們一天天成長,充滿希望。即使知道有一天她們會離開我身邊,那樣的離開,也滿是喜悅的祝福。
陪伴父母年老,就有些感傷了。我時常看著爸爸的背影,沒來由的就會想掉眼淚,可能是想起他曾經那樣的強壯的走在我前頭指引我度過那些年輕荒唐的歲月而愧疚,也可能是看著他ㄧ日年邁ㄧ日的身影而不捨難過。
這樣陪伴的日子還有多久呢?我想著,就忍不住想哭了。但,我還是想ㄧ直ㄧ直回來陪他們,感傷中快樂著。
我們總是談怎麼教養孩子、陪伴孩子。是不是也該想想怎麼陪伴年老的父母度過老年生活呢?
每一次我從高雄回台北時,時常會帶著爸爸媽媽的衣服,趁空到行天宮拜拜、為他們祈福,也把他們的衣服給收驚婆婆收ㄧ收,下次回高雄時再帶回去讓他們穿著,保平安。
恩主公帶給我極大的心靈安慰,因為恩主公也是我爸媽的精神信仰。爸爸媽媽相信的,我就相信。
我爸媽沒有信用卡、不用手機,也不懂電腦網路。他們閒暇時候,種菜、泡茶。他們的世界很單純。
這一次我回家時,為爸爸帶了一本書。
去年,在日本的福音館出版公司看到這本「豆腐」繪本,我毫不猶豫的買下版權,因為,這是我小時候的回憶。
我時常跟荳芽蝴蝶講起我的小時候。「媽媽小時候沒有妳們現在住的大房子,阿公阿嬤帶著我和阿姨、舅舅住在一個租來的小房子,阿公做豆腐,養大我們三個小孩.......」
是啦!因爲我小時候是聞著黃豆香、看著爸爸做手工豆腐長大的,所以,一看到「豆腐」繪本,所有曾經的兒時記憶都回來了。對於這本書也就有了特別的情感。
當我拿出「豆腐」時,爸爸ㄧ看封面就笑了。
這是一本講述豆腐製作過程的繪本,小孩每天來買豆腐,有ㄧ天豆腐店伯伯邀請小孩ㄧ早來店裡參觀豆腐的製作過程。
爸爸唸著小孩提出的疑問:「這麼硬的豆子,真的可以變成軟軟的豆腐嗎?」笑得很開心。也許,我小的時候也問過這樣的問題。
做豆腐,本來就不是很普遍的工作;做手工豆腐,更稀有。以前是,現在更是如此。這是個製程繁瑣、獲利不高,需要耐心、熱情的工作(寫到這裡,我才發現我的出版工作也具備這些特質。我和爸爸做了類似的工作選擇。)向現代的孩子展示這樣的工作、這樣的製程,我想的是希望孩子們可以理解,眼前看似再簡單的事物,原來背後都蘊藏著繁複辛勞的過程。
豆腐,從黃豆開始,浸泡、磨碎、蒸煮、攪拌、凝固⋯⋯,辛勞,還得耐心等待。爸爸手中的豆腐是這樣一點一滴付出做成的;被他辛苦扶養的我,也不是一天就變成如今的我。
當我表現得不符世俗的期待時,阿爸沒有放棄我,他就是相信總有一天我會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我的公司草創時,做不好,阿爸還是支持我。漸漸的,我獲得了很多認同,爸爸也沒有要求我回報,我要幫他買東西時,他總是說他夠用。
現在,我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常常回來陪爸媽。我把我做的書帶回來,讓爸爸讀。
我知道他一直以我為榮,我帶我做的豆腐書回來,是想讓爸爸知道:我也以作為他的女兒,感到驕傲且幸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