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使得生活更便利,與人交流更頻繁,現今已有無法計數的人口使用平板裝置和智慧型手機搭配行動上網對現代人來說是生活必備品,但就算沒有,也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衝擊;然而,對於某些身心有所限制生理有障礙的民眾來說,這些設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援處理生活大小事。這些如魔法棒一般的智慧裝置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彷彿魔法棒,只要搭配合適的軟硬體,便可「施展魔法」輔助人類視覺、聽覺、,以及口語溝通,甚至步行,成為感知功能或動作能力的延伸,這些都屬輔助科技的範疇,這就是所謂的輔助科技(assistive technology)。
輔助科技涵蓋設備及服務,低科技或高科技者皆屬此一範疇。輔助性科技設備(assistive technology device)指的是購買、改造或訂做訂作的任何零件或成品,目的在增進、維持或改善障礙者的功能,諸如提升獨立自主生活、促進溝通與資訊取得、提高行動力、協助肢體矯正與美觀;輔助性科技服務(assistive technology service)指的是任何直接協助障礙者選擇、獲取和使用輔助性科技設備的服務,包括評量障礙者輔助性科技的需求,服務提供者涵蓋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師、聽力師、社工、視障相關工作者等,服務提供者/輔具評估人員包括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師、聽力師、社工、視障相關工作者等。
依其輔助功能,科技輔具大致區分為下列幾大類:日常生活輔具、行動輔具、環境輔助系統、矯具與義具、溝通輔具、電腦輔助應用等。
我國於1980民國69年才第一次公布殘障福利法,數十年來歷經多次修法,於2007民國96年修正並更名為「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以保障身心障礙者平等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機會。
以下並列舉部分國內現行的輔具分類,以幫助讀者認識科技輔具的應用範圍。
個人行動輔具:推車、輪椅、改裝車輛、移位機、視障用白手杖等,以保障身障者的移動需求,協助行走或移動上的安全性及便利性,且便於照顧者協助其生活起居。
溝通及資訊輔具:
-視覺相關輔具:提供視覺缺損者語音報讀、觸覺提示等輔助功能。包括點字手錶、語音報時器、特製眼鏡、點字機、擴視機、螢幕報讀軟體、視訊放大軟體、語音電話等。
-聽覺相關輔具:提供視覺訊息或放大音量,包括行動電話、影像電話、助聽器、人工電子耳等,行動電話和影像電話以視覺輸入的文字或動靜態影像輔助聽損者對訊息的接收和解讀,助聽器及人工電子耳則藉由放大語音 音頻來增益聽覺功能。
-警示、指示及信號輔具:包含電話擴音器、警示器、個人衛星定位器三大項,電話擴音器以擴大音量的方式協助聽損使用者察覺來電,警示器以閃光或震動方式,通知聽損者有來電、有人按門鈴、敲門,或是緊急情況需 即刻避難,另有無線震動警示器可呼叫照顧者前來並請求服務。個人衛星定位器適用對象為有獨力外出之行動能力,且有走失之虞的失智症、智能障礙、自閉症或多重障礙者,符合補助範圍的個人衛星定位器必須具備下 列5項功能:基地台輔助定位的AGPS、可查詢地點、電池待機超過72小時、緊急求援功能、通話功能。
-發聲輔具:適用於全喉切除者或嚴重呼吸發聲功能者之人工講話器。
-面對面溝通輔具:低科技、高科技均有之,低科技如圖卡兌換溝通系統,屬無語音輸出之溝通輔具,略為複雜的溝通輔具還有語音溝通器,可錄製並播放語音訊息,外觀多樣化。功能再進階的有點讀式溝通筆、可切換層 數之溝通板,以及具備掃描(scanning)功能溝通輔具,掃描功能是因應特殊族群之動作功能限制及認知能力,以閃光或語音自動依序走過溝通板上的圖片或文字,待目標物出現時,使用者按壓特殊開關或按鍵,溝通板 即選定該項目標並發音,屬於間接選擇的方式,這一類溝通輔具使用者可自行設定目標圖文的掃描秒數。可安裝一般電腦的軟體也是溝通輔具,個人化設定可適用於不同認知能力、年齡層之使用者。拜現代科技所賜,還 有一類軟硬整合的溝通輔具,此類溝通器為觸控螢幕加上語音溝通軟體,作業系統以市面上流通的iOS、Android、Windows 8為主,世界各國所開發的語音溝通App已超過500種。此類溝通器除需具備掃描功能,並需支援 外接或藍牙特殊開關。
-電腦輔具:包括網路攝影機、替代性鍵盤及滑鼠、支撐固定器等,用以協助身心障礙者使用電腦並取得資訊,甚至進行智慧環境控制等數位應用行為,例如藍牙鍵盤、搖桿、吹吸嘴控滑鼠、眼控系統等。
身體、生理與生化試驗設備及材料:此類補助項目僅語音血壓計一項,補助對象為視障者或具視障之多重障礙者。
住家及其他場所之家具及改裝組件:例如斜坡、門、扶手、流理台之改造,以創造無障礙空間。
個人照顧及保護輔具:包括語音體溫計及體重計、衣著用輔具、沐浴椅等個人照顧器具。
居家生活輔具:飲食用輔具、門把等適合居家使用之器具。
其他:人工電子耳及其設備更新,需經耳鼻喉科醫師及專業聽語、心理、社工團隊評估,與個案充分討論,避免白挨刀但聽能及溝通能力仍未改善的情況發生。
在選用科技輔具時,應以人為中心去進行去設計服務,考量個人發展階段以及生活型態,透過觀察及討論來縮小需要和想要之間的落差。
除了市面上既有的科技輔具,功能更精巧、操作更簡易的新式輔具也是眾所期盼的,產品開發業者若能透過通用設計「人人都可用」的思維,將產品設計成不同能力的使用者均能適用,成為既是身障者或暫時失能者所需,又能吸引一般大眾使用的商品,此類應用相當值得研發人員及相關業者投入開發。
資策會FIND研究團隊2010年7月起開始發行「數位知識閱刊」服務,每月定期剖析數位閱聽相關產業之國內外市場發展趨勢與消費者需求等資訊, FIND數位知識+已經正式在Apple平台上架囉,歡迎下載APP。
資料來源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